走路多了,站久了,早起一下床……
足跟痛又稱跟痛癥,常表現為足跟部疼痛,主要以單足或雙足跟部在站立或行走時疼痛為主要特征,勞累或運動后可加重,甚至出現跛行。常見于中老年人,特別是45歲~60歲發病最多,肥胖者多見,臨床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有些患者的疼痛癥狀可出現反復,時輕時重,常常拖延治療。
嚴格來說,足跟痛僅是一種癥狀表現,造成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足底筋膜炎、根骨骨刺、跟骨后滑囊炎、跟腱炎、高弓足、類風濕關節炎、痛風、勞損、外傷等。因此,同樣是足跟痛,每個人的情況可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積極檢查治療,以免帶來更為嚴重的健康危害。
1.足跟骨刺
跟骨退行性改變導致的骨質增生,即“骨刺”,也是導致足跟痛的常見原因之一。當“骨刺”長期存在,且長“骨刺”的跟骨長期負重或負重過大,引起局部充血和發生無菌性炎癥時,刺激病變部神經,足跟才會痛。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慢性損傷造成的無菌性炎癥。最常見癥狀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晨起時疼痛感覺明顯,行走過度時疼痛感加劇,嚴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時也有疼痛感。
3.跟墊痛
常發生在老年人,跟墊是跟骨下方由纖維組織為間隔,以脂肪組織及彈力纖維形成的彈性襯墊;青年時期,跟墊彈力強,可以吸收振蕩。老年時,跟墊彈力下降,跟骨在無襯墊的情況下承擔體重,嚴重時可形成瘢痕及鈣質沉積,引起足跟痛。
4.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發生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由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局部腫脹,并有壓痛。
5.跟骨骨突炎
常發生于8~12歲的男孩,病變與小腿脛骨結節骨突炎相似,是在發育過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癥狀,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下方,可雙側同時發病。跑步與足尖站立可使癥狀加重。
6.距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X射線照片上前跗竇處,負重時疼痛加重。
7.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癥性改變造成的應力性骨膜損傷或化膿性細菌侵襲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損傷。
8.足弓結構發育異常
高弓足、扁平足或內翻足等發育異常。
9.跟腱炎
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過度使用可導致跟腱內的纖維發生慢性損傷,如超負荷的運動、頻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
10、類風濕關節炎:
是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癥狀的自身免疫病,受到炎癥刺激,會使患者出現關節晨僵、腫脹、疼痛等癥狀。
11、痛風:
因為高尿酸血癥導致關節出現疼痛的一種疾病,如果患者出現的痛風情況比較嚴重,還會在關節部位形成痛風石,從而刺激周圍組織以及神經,出現疼痛、關節障礙等多種癥狀。
足跟痛的治療
足跟痛的治療要遵循對癥治療原則,在明確診斷病情病因的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一般可通過藥物、按摩、針灸、沖擊波、電療、激光、封閉、小針刀等保守療法及微創手術進行治療,可有效緩解及消除癥狀,恢復健康。
?
?
骨傷科作為醫院的龍頭科室,經營面積近4000余平方米。科室組建有以醫院創始人、骨傷科專家趙永林院長領銜的骨傷專家團隊,科室現有醫、護、技人才50余人。科室以趙永林院長研創出的綠色無創“整脊理筋平衡療法”脊柱病療法為核心競爭力,以大重量牽引、各式針灸、滯動針、小微針刀、中藥內服外敷、四維脊柱側彎矯正系統、高新科技理療、PT康復治療等非手術中西醫療法為支撐,以椎間孔鏡、射頻消融、低溫等離子消融、超氧消融、關節腔注射等骨科微創手術技術為延伸的專業化骨傷醫學診療技術體系。尤其在脊柱病、頸腰椎病、脊柱側彎、關節疾病、軟組織損傷、運動損傷等各種骨傷疾病診療方面優勢獨特,受到眾多患者的信賴和好評。
■地址:北京市大興區棗園路29號院1號樓(天鍵廣場西段)
1990年分配到北京紅星醫院(國家體委科研所整體治療住院部,現大興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師從國內骨傷科…
師從于老一輩豐盛骨傷科知名專家張家騏。擅長手法結合中藥治療骨傷骨折、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
本科學歷,北京針刀醫學會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從事中醫骨病臨床工作45年余;擅長診…
本科學歷,畢業于吉林醫學院臨床專業。先后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市仁和醫院任骨科專家、科主任等…
總結形成了針刀-手法-康復鍛練三維療法和物理治療-注射治療-微創手術三階梯疼痛治療方案,治療頸椎病、…
診治范圍:除上述療法外,還擅長運用董氏奇穴、火針療法、意針推拿、中醫經驗方等治療各型頸椎病、頸源性頭…